在“双碳”目标与绿色消费持续的升温的背景下,咖啡赛道正酝酿一场新的变革。日前,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一款由造纸业巨头金光集团APP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全球化学巨头巴斯夫Joncryl水性环保材料,以及都佰城Bioten生物高聚物阻隔技术联手打造的环保零塑小纸杯。凭借可回收、可降解和可微波加热等优异性能,以及出色的经济效益,这款创新产品在咖啡及外卖领域迅速获得广泛关注,被业内视为“咖啡赛道绿色加速器”。
我国近年来从多层面推动绿色包装的应用与推广。国务院于2020年发布的《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实现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大幅减少,并大力推广绿色替代材料与循环利用体系,为绿色包装指明了转型目标。经修订版自2020年12月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则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政策支持,并计划在2025年间针对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和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链低碳技术升级。与此同时,上海自2024年6月5日实施的《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也从城市垃圾回收体系层面明确了以回收再利用为前提的环保包装技术发展方向。叠加今年两会对绿色消费与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强调,多项政策正协同引导咖啡及包装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提速前行。
咖啡与外卖等餐饮市场的快速增长,让一次性纸杯需求持续攀升。然而,传统纸杯大多采用聚乙烯或聚乳酸(PLA)涂层。前者难以降解,且在回收过程中塑料层难以有效剥离;后者虽具生物降解属性,但对工业堆肥环境要求较高,回收成本偏高,难以在大规模应用中实现降本增效。在此背景下,能够满足防水、防油、耐热等必备功能,并符合食品接触安全法规与可回收要求的零塑小纸杯,成为各大品牌应对环保与成本双重挑战的理想选择。
这款小纸杯的核心在于水性阻隔技术。与传统塑料淋膜工艺不同,它在造纸环节即完成水性涂布,从源头上化解了回收中塑料分离的难题,同时大幅节省了二次加工的能耗和成本。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零塑水性阻隔纸可使用回收6次以上,回收一次便可使产业链碳排放降低约60%,在生产到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中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切实降低了微塑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在咖啡与新式茶饮行业不断扩张的趋势下,消费者对包装环保性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零塑小纸杯不仅满足防水、防油、耐微波加热等功能需求,同时真正实现可回收、可降解,因而更易赢得咖啡店、外卖平台和终端消费者的青睐。对于品牌而言,它既能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理念,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黏性。
在多重利好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零塑小纸杯赢得了多家央媒的持续关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水性阻隔技术或将成为全球绿色包装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中国企业在绿色包装领域抢占先机、打造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在“无废城市”建设与双碳战略的协同推进下,零塑小纸杯等环保产品有望进一步普及,从而为资源循环利用和行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通过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与对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零塑小纸杯不仅保障了食品安全和耐用性,也在环保与经济效益间达成了平衡。随着法律法规的持续完善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零塑小纸杯将在咖啡赛道和外卖包装领域继续发挥“绿色加速器”的作用,推动全行业迈向低碳、可持续的新未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