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跨国商人共享“中国机遇”
作者 苟继鹏
一条数百米长的街道上,分布着4家巴基斯坦珠宝商铺、1家巴基斯坦商店和1家巴基斯坦特色餐馆。
近日,记者走进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遇到多位巴基斯坦商人。
杨柳吐绿,杏花绽放,帕米尔高原春和景明,塔县渐入旅游旺季,游人接踵而来,巴基斯坦珠宝商人阿里·贝格的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
“我1993年来这里经商,护照都用完6本了。”年过七旬的阿里·贝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他是最早一批来塔县经商的巴基斯坦商人,如今在塔县有两家店铺,他和儿子皮亚尔·卡里姆各经营一家。
2014年,皮亚尔首次来到塔县,帮父亲料理生意。“刚来时,塔县的基础设施还没有这么完善,游客也没有这么多。”皮亚尔说,这几年,塔县变化很大,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店里的各种宝石和玉器成了抢手货。
在皮亚尔儿时记忆里,父亲经常要出远门,返回时总会带回一些中国商品,有糖果、衣服,还有各类工具和电器。
如今每隔一段时间,皮亚尔都要回巴基斯坦进货,顺便将喀什的地毯、服装运回巴基斯坦。“在我的家乡,中国产的商品供不应求。”
塔县地处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麓,一县邻三国,境内有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通道——红其拉甫口岸。因此,塔县也被誉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城”,在这里有不少像皮亚尔这样的巴基斯坦商人,艾合买迪拉·别克就是其中之一。
艾合买迪拉经营着一家商店,主要销售巴基斯坦特色商品。“这两天店里的生意还可以,等到旅游旺季,一天的营业收入能有1000多元人民币。”艾合买迪拉说,他的孩子们都从事外贸生意,中国商品在巴基斯坦特别受欢迎。
艾合买迪拉介绍说:“在我的家乡,一个100多户人家的村庄,就有30多人在中国经商。”
红其拉甫口岸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咽喉”,此前受高海拔及冰雪天气限制,每年仅开放8个月,去年12月转为常年开放。
皮亚尔说,这为来塔县经商的巴基斯坦商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老乡来此经商,共享‘中国机遇’。”
-->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