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热点观察网 > 观察

新华社经济随笔:落子“盘活”盘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3-26 17:11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5322   

正值春日,夜幕下,红蓝交织的天开高教科创园LOGO格外醒目,从一片闲置近十年的“城市伤疤”到吸引超1300家创新型企业汇聚的科创“新地标”,开园不到两年,这里因“盘”而“活”。

天开高教科创园所处的“天津科技广场”曾因企业资金链断裂“烂尾”。两年前,政府、国企牵头,通过企业自筹、专项贷款等方式,解决盘活所需资金,如期完成改造提升,引入科技成果和服务团队,让空置楼宇变身科创热土。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统筹”,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之一,就是“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盘活存量”是抓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但不少地方面临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放缓、产出贡献下降、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发展应有辩证眼光。这些存量资产中,既有闲置多年的老旧厂房,也有经营不善的商业楼宇,还有多年未处置的零散地块等,看似是“包袱”,实则蕴含着发展的动能。

作为曾经的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始建于1951年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因产业搬迁长期闲置,现已重启更新,定位为“都市产业公园”,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制印发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天津美术印刷厂,10多年前因业务转型人去厂空,如今摇身变为数字出版产业聚集地,实现“重返青春”。

放眼全国,各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优化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因地制宜开展盘活存量工作,下出了落子“活局”的好棋。

腾笼换鸟引来金凤凰。每一次盘活,既是“沉睡”资源的唤醒,也是生产力的提质向“新”。

梳理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盘活存量工作紧锣密鼓:天津市盘活土地2.26万亩、房产超过1000万平方米,实现收入593.6亿元;重庆市资产盘活工作超额完成任务,“三企”联动签约金额2464亿元;河南省明确提出推动城市闲置房产向旅居长租功能房转变……

这些成绩和目标中,可看出知难而进的勇气,也考验着发展智慧。既不能“为盘而盘”,一味大干快上,盘活了“旧资产”,却添了“新包袱”;也不能“盘而不活”,只清点资金资产,却因缺乏有效运营手段再陷沉寂。

盘活存量资产,要用增量思维,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须改变过去粗放的要素利用方式,把盘活存量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从而促进科技、产业、城市之间的良性循环。

各地的盘活招法,正在不断探索出新路径。广东省佛山市将闲置厂房和仓库改造建成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日均线下客流量超7万人次;云南省会泽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打造了246个“家门口务工车间”,让群众从“外出务工”到“归雁还巢”……

盘活存量,需要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要让市场更有效,政府必须更有为,聚焦堵点卡点问题,不断丰富“政策工具包”;企业要深耕领域,做好精细化运营。双向奔赴,盘活用好存量资源,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向“新”而行 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 远道而来、应接不暇、满载而归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 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 百舸争流千帆竞 体旅融合点燃消费活力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