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热点观察网 > 观察

这些细节很重要!《清明上河图》画的竟然不全是清明节

发布时间:2025-04-05 12:02   文章来源:东方网   点击量:8907   

说起描摹清明场景的绘画作品,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繁华热闹景象的长卷,不仅名称里有“清明”,画卷中也有清明:杨柳依依,春水荡漾,春和日立;一些店铺门前摆放着纸扎楼阁、泥塑等祭品,那是清明所需;乘轿或骑马的扫墓人徐徐归来,轿顶还装饰着代表清明节气的柳枝等。

所以,在很长一短时间,人们都以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时节的市井生活。

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清明上河图》体现的时令特色不止于清明——

画卷里有夏天:携扇出行的人已经不少,按照汴京的天气,如果是清明,似乎还不需要扇子;有的店铺挂着招牌卖“饮子”,也就是饮料;还有人已经开始赤膊……

画卷里有秋天:临河酒店挂出了写着“新酒”的酒旗,“新酒”指的是用当年秋天新谷酿成的酒,春天卖新酒不太现实;城外城内都有驴队驮着木炭,是否意味着冬日将至,人们正准备木炭御寒……

画卷里也没有落下冬天:枯木寒林,连枝丫间的鸟巢都清晰可见,似乎正在诉说冬季的清冷萧瑟……

可见,如果只是因为《清明上河图》里有体现春季、清明习俗的细节,就推定它画的是清明景象,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事实上,已有不少学者提出,《清明上河图》融合了一年四季,是将不同季节的汴京生活浓缩在一幅长卷中。

比如,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在其著作中指出:“《清明上河图》是一部含纳了春夏秋冬四时的画卷……伴随着时令季节的推进,排布出人世间的沧桑与繁华”“假若我们把《清明上河图》卷首和卷尾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闭环,像一圈完整的年轮,让汴京城的春夏秋冬运转轮回,永无止境。”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如果《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不是指清明节,又有什么含义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两种主流答案,都能自圆其说。

第一种说法,“清明”指的是地名“清河坊”。根据清嘉庆年间《宋会要辑稿》记载,汴京内、外城共分136坊,其中第一坊便是“清明坊”。不少学者据此推理,《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从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的繁盛景象,并由此在名称中有了“清明”二字。

另一种说法,将“清明”解读为“政治清明,太平盛世”,意思是画卷描绘了汴京百姓活在海清河晏的平安盛世。宋徽宗时,朝廷确实有鼓吹“政治清明”“歌舞升平”的举动,所以不能排除张择端创作这幅画的初衷是为了歌颂当时的清明盛世。

至于哪一种解读更有道理,学界尚在探讨。至于赏画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向“新”而行 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 远道而来、应接不暇、满载而归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 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 百舸争流千帆竞 体旅融合点燃消费活力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