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进展缓慢,广发资管直接退出了公募牌照申请排队名单。
近日,证监会最新公示信息显示,广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广发资管”)退出了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3年共有6家券商资管递交公募牌照申请,仅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获得公募牌照,2024年以来,券商资管申请获批的公募牌照“颗粒无收”。
在券商资管苦等公募牌照无果之下,不少券商集合资管产品变更为该券商参股、控股的公募,例如,广发资管分批申请将旗下部分产品变更转移至广发基金管理;中信资管将旗下产品转移变更至华夏基金管理等。
广发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名单
近日,证监会发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表格显示,目前仅有光证资管、安信资管和国金资管3家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广发资管退出了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申请名单。
资料显示,早在2023年1月,广发资管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申请材料,并被正式接收,成为继招商资管后,当年第二家递交申请材料的券商资管。在广发资管之后,还有兴证资管、光证资管、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陆续递交申请材料。
若广发资管获得公募牌照,无疑令其他券商投来羡慕眼光,因为广发证券已经控股了广发基金和参股了易方达基金,若广发资管顺利获批,将直接或间接持有3张公募牌照。
此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名单,意味着广发资管在争取公募牌照路上暂告一段落。
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暂缓
券商资管密集申请公募牌照,与监管的政策引导有密切关系。
2022年5月,证监会颁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对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的数量限制予以适度放宽,该政策直接刺激了多家券商资管加入申请公募牌照队伍。
2023年成为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的“爆发年”。先后有上述的招商资管、广发资管、兴证资管等6家券商资管递交公募牌照申请。
最终,只有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2家顺利获批,招商资管于2023年7月获得公募牌照,兴证资管在2023年11月取得公募牌照,此后,再无公募牌照获批。从进度上看,进入2024年,仅国证资管审批在2024年3月从受理进入审查阶段,获得第一次反馈意见,其他券商资管审批均没有新进展。截至目前,整个证券行业中仅有14家券商及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券商资管机构而言,获得公募牌照能拓宽资产管理业务边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资金募集能力。与此同时,券商资管旗下的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迫在眉睫,按照过渡期安排,今年年底将是参公大集合产品完成转型的最后期限。
目前,参公大集合产品改造有多种方式满足合规要求:一是管理人取得公募牌照,二是将管理人变更为公募基金机构,三是产品变更为私募产品,四是清盘。
广发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广发资管合计管理规模2535.1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3.87%。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广发资管旗下参公大集合产品规模合计325.39亿元,其中货币型产品规模就达304.43亿元,占比超过九成。
目前,广发证券“一参一控”两家头部基金公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
从实操来看,将旗下大集合产品移交给同一集团旗下的控股基金公司,成为多家券商资管的选择。
例如,今年以来,中信资管陆续申请将旗下十余只参公大集合产品移交至中信证券控股的华夏基金管理,广发资管也陆续将旗下产品转移至广发基金名下,截至今年7月,已有10只产品提交变更申请。中金公司也将旗下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至全资控股的中金基金,国证资管也将部分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至安信基金管理。
排版:王璐璐
校对:姚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