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儋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在儋州,开启一场科学奇遇
“今天我们带来了木薯蛋糕、木薯年糕、木薯月饼等产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木薯酸奶和木薯斑斓糕。”9月6日,在位于儋州体育中心的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展馆内,儋州木薯科技小院成员、海南大学学生黄道钰介绍。
在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现场,不乏“儋州身影”。儋州积极发动该市重点科技企业、科技小院及科普教育基地参与此次科普创新成果展,充分展示儋州洋浦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面貌。
近年来,儋州不断拓宽基层科普服务路径,鼓励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海南儋州甘薯科技小院、海南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海南儋州蜜蜂科技小院、海南儋州东风螺科技小院、海南儋州和庆橡胶科技小院等5家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海南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获评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
在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展位,孩子们埋头拼图、涂色,在游戏中认识勺嘴鹬、中华鲎等分布在儋州的珍稀保护动物。“参展市民在观看展板、参与互动时,能了解到本地鸟类及野生物种的多样性,主动守护这些‘邻居’。”儋州市资规局技术员苏嫚介绍。
除了主场活动“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展,儋州还依托儋州市科技馆、儋耳追光科普驿站等科普阵地,开展“元想小课堂”“阅见科普 智启海南”应急科普领读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亲子科普活动。
“小朋友们请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两个零件拼装在一起。”9月7日上午,“元想小课堂”在儋州市体育馆准时“开讲”,30组亲子家庭动手实操,在实践中体验科学魅力。
“元想小课堂”后,以“数字奇缘”为主题的“科普大舞台”表演秀上演,来自洋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化身哪吒与敖丙,“穿越”到“自贸港数据中心”,在“数字精灵”的介绍下了解“向数图强”。洋浦实验小学音乐老师韩伟介绍,剧目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生动诠释了数字技术在自贸港建设中的重要赋能作用,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数字经济的奥秘。该表演秀在第十八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普小先生”表演比赛中获一等奖。
9月7日下午,亲子家庭自驾来到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耳追光驿站,一场能够“零距离”接触红树林的实境课堂在这里拉开帷幕。孩子们走进海边的“绿色长城”,触摸红树植物奇特的“呼吸根”,探寻其在海水中茁壮生长的“法宝”;在潮间带寻找招潮蟹、弹涂鱼等“居民”,和海水里的小精灵“交朋友”。
儋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儋州科普工作实现多个“全省首创”,海南西部首个实体科技馆儋州市科技馆开馆运营,首创全省高校大学生服务基层长效机制,推出全省首个市县科普地图、电视科普栏目,办好首个院士科普大讲堂、环岛旅游公路科普驿站,成立我省首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科协,儋州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获评中国科协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等。儋州将以举办此次主场活动为契机,全力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