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热点观察网 > 观察

时刻绷紧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

发布时间:2025-10-14 12:27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7521   

气象灾害是造成粮食减产的最重要因素,应对气候变化是今后农业生产的常态。要时刻绷紧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筑牢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补偿的多重防线,不断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近期黄淮地区遭遇秋季连阴雨,给秋粮及时收获烘干和冬小麦适时播种带来挑战。中央财政迅速下达4.84亿元救灾资金,支持多地秋粮抢收抢烘。事实再次告诉我们,要时刻绷紧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筑牢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补偿的多重防线,不断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从历史来看,气象灾害是造成粮食减产的最重要因素。气象灾害来得快、影响大,如果没有充分准备,一旦大范围发生,会对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毋庸讳言,不少地方在粮食烘干、仓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一些地方专业化农业防灾减灾力量不足,有的基础投入不够,有的应急队伍不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加之降雨带北移,上述短板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我国克服干旱、洪涝等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长势正常偏好,目前收获已过半。秋粮是全年粮食的大头,只有全力抓好秋收秋种,才能确保今年秋粮丰收到手,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在收获关键期,必须继续把防灾减损、抗灾增产摆在重要位置。当然,农业防灾减灾,并不能消除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本身,但可以提高应对的有效性,尽量减少影响。

灾中应急的关键是抢收抢烘,不误农时。在黄淮部分地区,轮式玉米收获机雨后面临下地难、作业难。受灾地区积极想办法,改造升级收获机,有的小轮改大轮,有的双驱改四驱,有的换装三角履带,目的就是让农机能下田能收割。要抓紧调度履带收割机、移动烘干机,支援有缺口的地区,调动各类服务组织积极抢时烘干。秋收之后就是秋种,要加强种子、肥料等物资供应,推广抗湿晚播技术,稳住播种面积,提高播种质量。

灾后补偿的重点是保险理赔,减少农民损失。农业保险是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工具,其理赔效率关系农户再生产资金和国家粮食安全。受益于国家政策,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但是,目前连阴雨受灾地区理赔工作存在查勘定损难度大等问题。着眼当下,保险机构要强化时效优先,开通秋粮理赔绿色通道,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立足长远,要强化科技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手段,常态化加快查勘定损速度,制度性优化理赔流程。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粮食收购,稳定秋粮价格。相关单位要协同制定粮食收购处置方案,共同维护收购市场秩序稳定。推动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协同,支持多元主体入市收购,让农民辛苦种植、辛苦抢收的粮食卖得出、卖得好。连阴雨可能影响粮食品质,要稳妥解决不达标粮食收购问题,收储时也要防范籽粒发芽霉变。

应对气候变化是今后农业生产的常态。除了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外,对降雨带明显北移也要高度重视。降雨带北移对农业有挑战也有机遇。要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趋利避害,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当然,无论何种布局,都要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把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作为重要内容。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依然是今后农业投入的重点。加快补齐短板,离不开增加多元投入。设施很重要,要按照“平急两用”的思路,加快补上沟渠连通、烘干仓储等短板,建设一批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装备很关键,有了履带式收割机就可下到潮湿的田间,借助烘干塔就能更快达到收储条件,这些也要靠农业社会化服务来实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向“新”而行 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 远道而来、应接不暇、满载而归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 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 百舸争流千帆竞 体旅融合点燃消费活力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