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热点观察网 > 观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25-01-10 09:18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4995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陈亚军1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川渝两地,将之加快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谋划储备重大项目

陈亚军表示,五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与川渝两地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压茬推进各项任务举措,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成效,陈亚军用了“四个新”来概括。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跃升。从经济总量看,五年前,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不足6.3万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到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呈现新气象。三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获得新突破。四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展总结评估,推动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将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适时启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起草工作,谋划一批战略任务、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再上新台阶。”陈亚军说。

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大新亮点。四川省有关负责人表示,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下一步,将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共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为提升成渝地区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全局分量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未来川渝两地在双核联动联建方面的具体任务,成都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为新的起点,聚焦交通、产业、科技、金融和公共服务五大共建领域,加快成渝直联直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推进科创资源共享共用,共促金融改革措施同等适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增强两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双核辐射力、带动力,为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贡献更大力量。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与沿线省区市一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重庆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是川渝两省市肩负的重要使命。重庆将与四川一道,联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综合服务的“软联通”,做大做强中欧班列品牌,协同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深化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带动西部地区加速高水平开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向“新”而行 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 远道而来、应接不暇、满载而归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 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 百舸争流千帆竞 体旅融合点燃消费活力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