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规模为1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而据记者梳理,开年短短几天,就已有包括财信吉祥人寿在内的两家险企发行了资本补充债,规模总计达25亿元。
受访专家表示,险企增资发债受自身长期战略、资本需求、监管环境和行业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保险业增资发债规模或稳定增长。
去年发债规模创新高
根据中国货币网信息,1月8日,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行了规模为15亿元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25年资本补充债券”,该债券系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2.18%;1月9日,财信吉祥人寿发行了规模为10亿元的“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资本补充债券”,该债券系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2.55%。
发债和增资是险企补充资本的两大主要渠道,去年险企发债规模远超增资规模。据Wind资讯数据,2024年,险企发债规模创下新高,为1175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比上升4.8%。对比来看,2024年共有21家险企获批增资,规模近210亿元,同比下降30.2%。
有分析认为,险企偏爱发债与债券融资的成本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险企发行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44%,而2023年,这一数字约为3.60%,发债成本同比下降约32%。
近年来,随着险企投资环境、盈利能力、监管政策的变化,不少险企的偿付能力出现下行,对资本的需求提升。尤其是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对险企的资本计量提出了新要求。
2021年底,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Ⅱ”),共20项监管规则,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规则Ⅱ对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认定标准进行了修改,对实际资本的认可标准更加严格和审慎,从而也对保险企业偿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出现了下滑,对补充资本的需求随之增大。
着力提升偿付能力
规则Ⅱ发布后,监管对因新旧规则切换导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保险公司,按照“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原定从2025年起开始全面执行规则Ⅱ。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不少大型公司申请了偿二代二期新旧规则切换的“一司一策”过渡期政策,延迟完全采用更严格的资本计量标准,而随着延迟期的结束,资本的缺口会逐渐显现。
去年12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将原定2024年底结束的规则Ⅱ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延长新旧规则切换的过渡期政策为那些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缓冲时间,让其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资本结构,以确保在新规则下更好满足偿付能力要求。
规则Ⅱ过渡期虽然延长了,但部分险企的中长期资本补充压力并没有消除。龙格表示,从长期来看,险企的增资发债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其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战略规划、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资本市场走势等。整体看,2025年险企增资发债可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龙格补充介绍,IFRS17将在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与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实施叠加,也可能对保险公司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以及战略和业务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发债行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山东曹县,定制一袭精致的马面裙,不亦乐乎;前往福建泉州,沉浸于一场绚烂的簪花体验,花香袭人;奔赴河南开封,漫步非遗市集,流连忘返……这些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曹县、泉州、开封等首发地带...
“四叶草”内,一片“热带海滩”热闹非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综合展上,科摩罗展馆凭借独特的海岛风格,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打卡”。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在非洲。今年的进博会,...
“有电梯、有安全扶手,布局也比以前更实用了。”来到新家的纪阿姨来回踱步,激动赞叹道。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入住的第一批居民。和纪阿姨一样惊喜的,还有楼上楼下20户老邻居们。随着各地...
桨影翻飞,百舸争流破浪。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广东、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多地举办龙舟竞渡,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运动活力和竞技氛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围观。中国龙舟公开赛、2024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2024博斯腾湖赛艇大师...